美國前十大海外“債主”9月現分歧:中日減持美債 其余八國齊增持
財聯社11月19日訊(編輯 瀟湘)當地時間周一(11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2024年9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顯示,9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整體進一步創下了歷史新高。而在排名居前的十大海外“債主”中,這一次出現了比較有意思的一幕:
排名前二的兩大債主——日本和中國,在9月均選擇了減持美國國債,而在它們之后的八大海外“債主”,則無一例外均選擇了增持。
報告顯示,9月日本的美國國債持倉環比8月減少59億美元,至1.1233萬億美元。這也是日本在過去六個月的時間里第五次減持美債。
自2019年6月持倉超越中國以來,日本一直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而過去幾個月,日本方面連續大舉減持美債的舉動,顯然與其在外匯市場上干預日元的行動不無關系。由于日本貨幣當局威脅要進行干預以支撐日元,市場參與者此前一直在關注作為美元儲備的日本美債持有量。
日本當局在4月底和5月進行了拋售美元和買入日元的干預行動,并在7月再次進行了干預,其部分資金可能就來自于日本對美國國債投資組合的拋售。而目前,隨著近幾周來美元指數在特朗普勝選和美聯儲有意放緩降息步伐的背景下持續走高,日元貶值的壓力顯然依舊存在。
除日本外,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中國在9月也繼續站在了減持美債的陣營之中。報告顯示,中國9月的美債持倉量環比減少了26億美元,總持倉規模降至了7720億美元。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債。
從2022年4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就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在3月減持至7674億美元后,中國的美債持倉規模曾一度跌破了去年10月的低位7696億美元,創下了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正再度開始向3月的低點邁進。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610億美元,較9月末減少553億美元。國家外匯局表示,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10月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而在中日雙雙減持美債的同時,此份美國財政部最新TIC報告的一個最大亮點,無疑是排名居于兩國之后的八大“債主”——英國、開曼群島、盧森堡、加拿大、比利時、法國、愛爾蘭、瑞士,在9月無一例外均選擇了增持美債。
其中,比利時在9月增持了416億美元美國國債,增持幅度最大。
整體來看,9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從8月份的8.5034萬億美元進一步增至了8.6729萬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
這一勢頭與美債價格在9月整體走強也不無關系——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9月初報約3.928%,月底為3.802%,累計下跌了12.6個基點。隨著美聯儲于9月18日將利率下調50個基點,開啟了本輪寬松周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當月出現了一定的回落行情(債券收益率與價格反向)。
不過,很顯然,如今我們都已知道,美債在9月的漲勢已經是最后的“回光返照”。在過去幾周,美國債市在美聯儲降息后反而走出了“加息”行情,美債連續遭遇大舉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累計漲幅,幾乎已與美聯儲迄今的降息幅度(75個基點)一樣多……
標簽: 債主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