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虧光14億!興全趨勢:機構跑了、自己人撤了…只剩散戶在“站崗”
來源:券業觀研君
2025年7月21日,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披露的二季度報告,為這只曾經的行業“長跑冠軍”再添一抹陰霾。
報告顯示,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已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上半年累計虧損超14億元。這一數據如同重錘,不僅擊碎了市場對其復蘇的僥幸心理,也讓眾多持有人的信心備受打擊。
01
業績持續低迷排名墊底
拉長時間周期觀察,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的業績表現令人堪憂。
過去五年,其凈值增長率為-26.99%;過去三年,凈值增長率為-21.71%。而在過去一年和過去六個月的時間里,基金凈值同樣呈負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該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6.51%,在同行業2329只基金中排名第2281位,處于后3%的行列。作為市場上為數不多虧損的百億規模主動權益基金,如今的業績與巔峰時期形成了鮮明對比。
公開資料顯示,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成立于2005年,在其業績長跑的十多年里,曾憑借出色的表現榮獲行業“長跑冠軍”的美譽。期間,該基金更換過多次基金經理,其中董承非的管理時期尤為亮眼。從2013年10月到2021年10月,董承非管理這只基金的八年時間里,創造了19.66%的任職年化回報,使其成為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牛基”。
然而,自董承非離職后,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相繼由童蘭、謝治宇、董理等人接管,基金業績隨之急轉直下。數據顯示,童蘭任職總回報為-0.03%,謝治宇任職總回報錄得-27.13%,而現任基金經理董理的任職總回報更是達到-33.09%。
董理曾是興證全球基金寄予厚望的“接棒者”。他有著豐富的從業經歷,歷任國信智能公司技術部系統工程師,嘉實基金分析師、基金經理,華夏久盈資管投資經理。2017年8月加入興證全球基金后,接管了興全輕資產混合與興全趨勢投資兩只產品,合計管理規模一度達到386.31億元。
但近年來,其管理業績并不理想,除了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的任職總回報為-33.09%外,其獨立管理的另一只產品興全輕資產混合(LOF),在7年的任職期間年化回報不足2%,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倒數。
02
踏錯市場節奏管理規模大幅縮水
從持有人結構的劇變中,或許能窺見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的信任危機。
機構投資者的腳步早已加速撤離。2019年中期還持有近107億份、占比44.12%的巔峰規模,如今已縮水至不足5億份,持有比例跌破2%;而個人投資者卻在逆向增持,2020年后份額持續攀升,2021年中期達331億份,當前仍有250億份的龐大持倉。
規模的崩塌更為觸目驚心。這只曾突破400億管理規模的明星基金,如今僅剩127.87億元,較巔峰時期蒸發68.2%。背后的推手,離不開倉位與行業配置的雙重失當。
2025年一季度末,92.32%的高股票倉位下,基金重倉電子(立訊精密、鵬鼎控股)、有色金屬(紫金礦業)、汽車(比亞迪)等板塊。盡管紫金礦業、比亞迪年內漲幅超20%,但鵬鼎控股、中興通訊等個股的劇烈波動,讓重倉股分化的拖累遠超盈利貢獻,整體仍難掩回撤。
二季度的調倉更是踏錯節奏。基金經理董理雖在季報中表態看好半導體與內需板塊,操作卻與市場走勢背道而馳:減持的北方華創、中國太保持續上漲,而新重倉的順絡電子、翱捷科技卻在二季度回調,進一步壓垮凈值。
更值得玩味的是內部人的動作。2022年底,基金管理人從業人員還持有905.43萬份,其中基金經理持倉超100萬份;但到2024年,這一數字驟降至286.12萬份,且高級管理人員、投研負責人及基金經理已集體清空持倉,用腳投票的態度顯而易見。
03
增聘基金經理能否扭轉困局?
2025年6月,執掌興證全球基金近五年的原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楊華輝因年齡原因卸任,副董事長、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莊園芳代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
面對基金的困局,7月2日與7月3日,該基金分別增聘楊世進、謝長雁擔任共管基金經理,在短短兩日內火速增聘兩名基金經理,試圖分擔董理的壓力。
回顧歷史,2021年董承非離職后,謝治宇、董理、童蘭“三駕馬車”共管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試圖延續此前的輝煌,但五年間基金凈值累計下跌17.09%。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曾是投資者“穿越牛熊”的信仰,如今卻讓眾多基民深陷虧損的困境。
在上半年超14億元虧損的背景下,火線增聘的兩位基金經理能否力挽狂瀾,避免重蹈覆轍?市場正拭目以待。
標簽: 站崗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