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丁志杰:人民幣國際化需依托國際金融中心支持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文/劉佳
5月17日-18日,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深圳召開,在聚焦“2025中國經濟展望暨《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25》發布”的主題討論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丁志杰對未來金融體制改革做出五點展望,分別是: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筑牢金融穩定保障,推動監管兜底機制與早期糾偏制度建設;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務質效;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具體而言,“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的金融環境。”丁志杰表示,應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股債融資協調發展,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強化對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的金融供給。構建以資本市場為核心的資源配置體系,發揮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核心功能,增強金融對經濟轉型的支撐能力。
其次是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基準利率形成體系,提升政策利率的引導效能,疏通傳導路徑,提升金融機構響應能力,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計與激勵機制,推動金融資源精準滴灌關鍵領域。
“5月7日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三大類十項政策,其中包括數量型政策、價格型政策以及結構型政策。我們看到在推進數量型和價格型政策過程中,更加注重利率市場化改革,特別是廣譜利率的改革和優化。”丁志杰如是說。
在筑牢金融穩定保障,加強監管、推動監管兜底機制與早期糾偏制度的建設上,丁志杰認為,應強化宏微觀審慎協同,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健全中央和地方監管責任劃分。聚焦中小銀行改革和風險處置,提升治理能力和資本補充機制。
在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務質效上,丁志杰指出,金融機構需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主責主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專業能力,加強內部治理、風控與審計。防止脫實向虛,引導金融科技創新合規落地,加快數字化轉型,確保創新有序推進。
此外,在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上,丁志杰強調,要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丁志杰認為,這同時還需要提升跨境結算、融資、投資和儲備功能,加強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發展離岸人民幣產品,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人民幣國際化需要有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支持,與中國離岸市場發展相比,境內金融市場的開放更為關鍵,所以需要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與深度,增強我國金融的話語權。” 丁志杰指出,金融體制改革需把握發展與安全的平衡,增強政策協同合力,持續深化改革攻堅。要加快建設結構優化、功能完備、治理高效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以此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推進。
編輯:馮櫻子
標簽: 志杰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