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金新能IPO募資15億元是凈資產4倍 估值一年激增50億員工持股平臺浮盈30倍 大規模代持真實性待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資組/鄭權
“國九條”、“科創板八條”頒布以來,科創板近日迎來首家新受理IPO企業——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金新能”)。
泰金新能此次IPO擬募資15億元,是2023年末規模凈資產3.64億元的4倍。2023年6月,公司估值僅10.14億元,申報IPO時公司預估值卻高達60億元,增長了近5倍約50億元。然而,泰金新能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僅比2022年增長了55%,遠低于估值增速492%。
IPO前夕,泰金新能估值激增,新成立的員工持股平臺估值也飆升數十倍。泰金新能IPO報告期內新成立的4個員工持股平臺,持股比例高達29.05%,接近30%。然而公司認為新成立的4個員工持股平臺不屬于股權激勵平臺,理由是代持還原,但真實性待檢。大規模股份代持不僅拷問泰金新能的股權清晰性和真實性,也影響著公司盈利真實性。
高管層及核心員工的資本盛宴:估值一年激增近5倍約50億元 ?新成立持股平臺浮盈30倍
招股書顯示,泰金新能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泰金有限,2022年改制為股份公司。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泰金新能控股股東為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下稱“西北院”),實際控制公司42.83%的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財政廳持有西北院100%股權。
今年6月20日,泰金新能IPO申請獲受理。此次IPO,泰金新能計劃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4000萬股(未考慮本公司A股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25%,計劃募資15億元。按照這個比例算,泰金新能PO預估值約60億元。
然而在2023年6月末,泰金新能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為10.14億元。過了僅一年,泰金新能的預估值就增長了近5倍,增長了約50億元。
2022年和2023年,泰金新能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98億元、1.55億元,2023年增速為58.04%,顯著低于公司估值的增速492%。
隨著估值激增,泰金新能報告期內剛成立的4個員工持股平臺浮盈數十倍。2022年8月,泰金新能股東馮慶、馮生、黃晉、焦文強、張玉萍、何秀玲、鄭曉紅、李江濤將其持有的泰金新能注冊資本合計3,484.7萬元轉讓給四個員工持股平臺勇泰天同、豐泰天同、隆泰天同、昌泰天同,轉讓價格應為1元/注冊資本—1.2元/注冊資本(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增資價格及代持還原信息推斷)。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勇泰天同、豐泰天同、隆泰天同、昌泰天同分別持有泰金新能7.5%、7.5%、7.5%、6.55%的股份,合計持有比例高達29.05%,接近3成。
如果按照60億元的IPO預估值計算,泰金新能四個員工持股平臺合計155名員工的賬面財富已經高達17.43億元。如果按照1.2元/注冊資本的入股成本計算,四個員工持股平臺的估值已經增長了3025%(60億元IPO估值對應每股發行價37.5元),超過30倍。
招股書顯示,泰金新能勇泰天同、豐泰天同、隆泰天同、昌泰天同四個持股平臺包括公司董事長馮慶、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康軒齊、公司董事裴尉植、公司董秘賈波、公司副總經理楊勃、副總經理黃晉、財務總監王棟等??梢哉f,泰金新能絕大部分董高監、核心技術人員都有數量不等的泰金新能股權。
從這個層面講,泰金新能IPO是高管層及核心員工的資本盛宴。
大規模股權代持拷問股權清晰性及盈利真實性
有投資者會質疑,泰金新能在2022年8月設置如此大規模的員工持股,是否涉及股權激勵及巨額股份支付費用?泰金新能表示,公司不存在已制定或實施的股權激勵及相關安排。
原來是,泰金新能稱2022年8月設置的4個員工持股平臺是之前的股權代持還原。招股書顯示,2022年8月公司將 8名代持人共計代155名實際出資職工持有泰金新能3,484.7萬元出資還原至實際出資職工本人間接持有。具體方式就是上文提到的設置昌泰天同、豐泰天同、隆泰天同、勇泰天同等4 家持股平臺,涉及的股權比例接近30%。
除了替本公司員工代持,泰金新能歷史上還存在控股股東西北院職工大規模代持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22年5月前,共有951名實際出資職工(含代持人及西北院職工及其下屬企業)通過8名代持人持有泰金新能6960萬元出資,持股比例為58%。
接近60%的股份曾通過代持的方式持有,泰金新能歷史上股權的清晰性、真實性待考。尤其是2022年8月四個持股平臺的設立還是因代持還原,但公開資料指向代持還原的真實性存疑。
招股書披露,自2012年7月開始一直到2022年8月,馮慶、馮生等幾名顯名股東(名義股東)代持股的泰金新能真實股東的人數維持在166人左右(除去控股股東西北院重疊人數應在125人-155人)。也就是說,泰金新能2012年7月后的員工總數至少125人,才能保證給125人都進行員工持股。
然而天眼查顯示,泰金新能2016年-2019年的員工人數(一說為繳納社保人數,一般國企都不會欠繳,尤其是泰金新能屬于知識性科技型國企,下同)分別為108人、84人、155人、180人,2016年和2017年的員工人數都低于125人。
假如天眼查顯示的是泰金新能母公司數據,招股書顯示泰金新能2017年之前只有一個子公司西安賽爾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賽爾電子”)。天眼查顯示,賽爾電子2017年的員工人數為38人,加上泰金新能(假設是母公司)的84人,也才122人,達不到125人。據此推斷,泰金新能所謂的代持還原是否真實?
如果泰金新能2022年8月四個持股平臺屬于股權激勵,將產生巨額股份支付費用進而吞噬盈利。2022年8月,泰金新能曾有一次股權轉讓,對應的公司估值是7.21億元,轉讓價格為6.01元/注冊資本。假設泰金新能2022年8月設置員工持股平臺屬于股權激勵,按照1.2元/注冊資本進行激勵,將產生約1.67億元的股份支付費用。
2022年,泰金新能的歸母凈利潤為0.98億元,如果產生1.67億元的股份支付費用,當年將是虧損狀態。
資產負債率顯著高于同行 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
招股書顯示,泰金新能的主營業務是端綠色電解成套裝備、鈦電極以及金屬玻璃封接制品的研發、設計、 生產及銷售。2021-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19億元、10.05億元和16.69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55億元、0.98億元和1.55億元。
不難看出,泰金新能報告期內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實現翻倍增長。不過,公司業績的爆發是建立在高負債基礎上的。
2021-2023年,泰金新能資產負債率為88.06%、91.35%、92.04%,連年升高,顯著高于同行。同期,泰金新能可比同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55.42%、61.19%、59.17%。?在8家同行公司中,泰金新能的資產負債率都是最高,且是唯一超過90%的公司,明顯超過第二高的利元亨。
泰金新能將資產負債率高的原因歸結為沒有上市融資,其稱:公司尚未上市,股權融資渠道相對單一,負債比率相對較高。隨著未來募集資金的到位,公司資產負債率將逐步下降,資本結構將得到優化,抗風險能力得到增強。
拆解財報分析,泰金新能負債高主要是因為應付款項(含合同負債)較高,2023年末占總資產的比值高達80%。
泰金新能擬登陸科創板,但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卻顯著低于同行均值,硬科技含量有待檢驗。
2021-2023年,泰金新能研發費用分別為2,117.34 萬元、3,755.39萬元和 4,854.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08%、3.74%和2.91%。2021-2023年,泰金新能同行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5.61%、5.33%、5.8%。
標簽: 募資
相關文章
-
南芯科技: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19.33億元 用于智能算力等領域項目詳細閱讀
每經AI快訊,9月7日,南芯科技(688484.SH 公告稱,公司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33億元,用于智能算力領域...
2025-09-07 20 募資
-
“IPO之王”易會滿:任期內發行1908家IPO 募資2.22萬億詳細閱讀
專題:重磅打虎!易會滿落馬:掌舵5年內1700家IPO,3000點20次失守 轉自:鳳凰《風暴眼》 終于,傳聞落地,易會滿落馬! 據中央紀...
2025-09-07 41 募資
-
Klarna擬在美國IPO中募資至多12.7億美元詳細閱讀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期待已久的公開上市預計將募資至多12.7億美元,主要股東將出讓此次發行的大部分股份。 Klarna計劃發行343...
2025-09-03 20 募資
-
江化微(603078.SH):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詳細閱讀
格隆匯8月22日丨江化微(603078.SH 公布2025年度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三億元且不超過最...
2025-08-22 28 募資
-
衛光生物(002880.SZ):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億元詳細閱讀
格隆匯7月18日丨衛光生物(002880.SZ 公布,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0,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投資于衛...
2025-07-18 39 募資
-
警惕!以“中國銀聯”等名義開展的招股募資、高利率理財等活動都是冒用詳細閱讀
記者今天(10日)從中國銀聯了解到,近期,有機構或個人假冒中國銀聯名義從事違法經營活動,侵害商家、消費者財產及個人信息安全。中國銀聯對此發布了聲明...
2025-07-11 65 募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