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之王”易會滿:任期內發行1908家IPO 募資2.22萬億
專題:重磅打虎!易會滿落馬:掌舵5年內1700家IPO,3000點20次失守
轉自:鳳凰《風暴眼》
終于,傳聞落地,易會滿落馬!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6日消息,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易會滿在擔任證監會主席的五年多任期內(2019年1月—2024年2月),以“注冊制改革”為核心推動資本市場擴容,創下了A股歷史上IPO發行的最高紀錄——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新股上市,募資總額2.22萬億元,日均一家公司登陸A股,募資金額占32年來A股IPO總量的41.59%。其任內新股發行數量與規模遠超此前八任主席總和,被市場稱為“IPO之王”。
然而,高速擴容的背后,退市機制未能同步匹配(退市151家,不足IPO數量的1/10),疊加股東凈減持2.27萬億元的壓力,A股“3000點保衛戰”在其任內反復上演20次。
任期內發行1908家IPO 募資2.22萬億
易會滿任期內,一個最為市場所矚目的重點是:5年來,新股發行數量大幅增加,發行速度明顯加快。
鳳凰網《風暴眼》據萬得數據統計,在易會滿任職證監會主席的5年多的時間,累計發行新股數量高達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總計募資金額達2.22萬億元。若以平均數計算,幾乎每天都有一只新股上市,日均募資金額超10億元。
無論是新股數量還是募資金額,易會滿都遠遠超過此前8位證監會主席任期內的數據。
Wind數據顯示,從劉鴻儒到易會滿,9任證監會主席,共計發行了5386只新股,總計募資金額5.34萬億元。這之中,易會滿任內發行新股數量占比達到了35.43%,募資金額占比更是高達41.59%。
對于新股發行數量大幅增加,市場分析認為,科創板、創業板、主板相繼全面實施注冊制是重要原因之一。進入2023年四季度以后,新股發行已經有所收緊。
而作為易會滿任期內另外一項重要新政的《退市新規》在實行的時候效果卻不如IPO那么明顯。5年來累計退市上市公司數量只有151家(含B股),不足IPO數量的1/10。不過,前8位證監會主席任期內累計退市了115家(含B股),在退市數量的把控上,易會滿任期內節奏要快一些。
任期內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累計凈減持約2.27萬億元
易會滿任期內另一個廣被詬病的點是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大量減持。有分析認為,大股東減持像IPO抽水一樣影響巨大。
鳳凰網《風暴眼》梳理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自2011年10月29日開始,從郭樹清到易會滿一共有4任證監會主席,期間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總二級市場減持金額3.54萬億元,總增持金額5305.39億元,凈減持約3.01萬億元,其中,僅2018年和2024年增持金額大于減持金額。
其中,易會滿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累計減持了2.47萬億元,累計增持2074.04億元,累計凈減持約2.27萬億元。易會滿任期的5年多時間里,新股發行和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累計凈減持金額合計超過4.69萬億元。
不過,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已經發布《減持新規》(《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堵上了減持的口子。除此之外,嚴厲打擊“偽市值管理”、“打擊空殼公司”等新政相繼出臺,中國資本市場在制度層面正在趨于完善。
推出科創板 實行注冊制
當然,易會滿對A股市場也不是全無貢獻。2019年7月,易會滿履新不足半年,科創板正式開板,并實行注冊制。一年后,2020年8月24日,注冊制范圍擴大,創業板正式實施注冊制。
除了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之外,在易會滿2019年1月26日到2024年2月7日的整個任期內,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諸多重大變化。
2020年年底,監管也對退市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了修訂后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等規則,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上述系列法規在當時也被稱為“退市新規”。
2021年5月,證監會重拳打擊“偽市值管理”。上市公司及實控人與相關機構和個人相互勾結,濫用持股、資金、信息等優勢操縱股價,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同年8月,易會滿在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講話時指出,證監會將堅守監管的主責主業,推動適時出臺私募基金條例,持續完善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推動發展各類機構投資者,不斷壯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力量,進一步改進監管服務,堅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2021年11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市場分析認為,北交所的成立對于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2年4月,證監會支持上市公司通過重組、重整等方式化解風險、堅決出清“空殼”、“僵尸”企業、將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
2023年2月17日,A股市場全面實施注冊制,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同年8月27日,《減持新規》(《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發布,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等。
任期內3000點20次失守
易會滿任期內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諸多改變,但也有一些事情從未改變,比如3000點保衛戰。
Wind數據顯示,2019年1月26日至2024年2月6日期間,A股上證指數圍繞3000點關口共發生20次典型“保衛戰”。
易會滿接任證監會主席之時,A股已經跌了將近一年,所以市場對他充滿期待。易會滿也在上任之初就意識到了工作的艱巨性。2019年2月,易會滿曾表示,證監會主席的職位好像是一個“火山口”,因為股市確實牽動著億萬投資者的心。
市場一開始確實“給出了正面回應”,2019年1月26日至2019年4月9日,滬指從2600點附近一路升至3288點,漲幅高達24.52%。
不過,上漲趨勢并沒有持續太久。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等原因,2019年5月6日,滬指在易會滿任期內首次跌破3000點。當年6月2日晚,易會滿亮相新聞聯播表示,中美經貿摩擦對資本市場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程度是可控的。我國資本市場的韌性在增強,抗風險能力在提高。
易會滿喊話后,A股有所反彈,一度回到3000點。但2019年7月,科創板開市,資金出現遷移,7月8日,滬指再次跌破3000點。
隨后幾個月,A股一直在2700-3100附近震蕩,一直到2020年1月23日,當年春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指在易會滿任期內第11次跌破3000點,在春節后滬指更是一度跌破2700點。A股投資者過了幾年來最糟心的一個春節。
2021年下半年開始,在創業板全面注冊制、退市新規、打擊偽市值管理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滬指大幅回升至3700點附近。
不過,3700點附近似乎成了A股前幾年的天花板,多次試探都沒有效突破。
面對孱弱的市場,證監會繼續深化改革。2023年8月28日,即《減持新規》政策發布次日,滬指一度高開5%,但高開低走,最終只收漲1.13%。至2023年10月20日,滬指在年內首次跌破3000點。同年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易會滿表示,要守牢風險底線,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提振投資者信心。不過,市場的走勢卻并沒有因此而大漲。
易會滿2024年2月7日卸任,在他卸任前一天,滬指大漲超80點,卸任當天再漲40點,一舉收復2800點。隨著吳清回歸擔任證監會新任主席,滬指展開了一波持續反彈。
“IPO之王”易會滿被查之日,滬指已經站上3800點,科創牛市正如火如荼,新一輪中國資產的重估正在路上。激進IPO和違紀違法帶來的創痕仍在,但市場的浪潮已經滾滾向前。人事有代謝,金錢永不眠。
標簽: 募資
相關文章
-
南芯科技: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19.33億元 用于智能算力等領域項目詳細閱讀
每經AI快訊,9月7日,南芯科技(688484.SH 公告稱,公司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33億元,用于智能算力領域...
2025-09-07 19 募資
-
Klarna擬在美國IPO中募資至多12.7億美元詳細閱讀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期待已久的公開上市預計將募資至多12.7億美元,主要股東將出讓此次發行的大部分股份。 Klarna計劃發行343...
2025-09-03 18 募資
-
江化微(603078.SH):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詳細閱讀
格隆匯8月22日丨江化微(603078.SH 公布2025年度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三億元且不超過最...
2025-08-22 27 募資
-
衛光生物(002880.SZ):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億元詳細閱讀
格隆匯7月18日丨衛光生物(002880.SZ 公布,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0,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投資于衛...
2025-07-18 39 募資
-
警惕!以“中國銀聯”等名義開展的招股募資、高利率理財等活動都是冒用詳細閱讀
記者今天(10日)從中國銀聯了解到,近期,有機構或個人假冒中國銀聯名義從事違法經營活動,侵害商家、消費者財產及個人信息安全。中國銀聯對此發布了聲明...
2025-07-11 64 募資
-
港股5月IPO累計募資金額超560億港元 創2021年3月來最大單月募資額詳細閱讀
數據顯示,5月中國香港市場IPO累計募資金額超過560億港元,創下2021年3月以來最大單月募資額,年迄今的累計募資規模逾774億港元,已達去年全...
2025-05-31 55 募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