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鐵飯碗”褪色,數十萬保險內勤或難逃裁員的“修羅場”?!
來源:險企高參
曾經是保險人內心“白月光”的內勤崗,也難逃被裁的命運。
遙望五年前,保險內勤還是香餑餑,之前有網友表示,保險公司內勤待遇很好,XXXX保險內勤一個月都差不多將近六千左右。新疆偏遠地區一個月都能達到4500每月。
誠然,“非銷售+薪資合理+金融行業普遍高收入的印象”很有吸引力,要是央企保險機構,還能加個“在編”屬性,魅力更不必多說。只不過,在降薪、裁員已成普遍現象的現在,內勤崗也未能幸免。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壽險公司內勤員工數量從55萬人銳減到42萬人,裁員比例高達23%。例如,中國平安從2018年開始,平安保險類業務在職員工數量持續減少,累計減少約8.13萬人。中國人壽非銷售與銷售管理人員數量從2018年的62623人減少到2023年的55813人。中國太保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在五年間,亦減少9009人(2023年縮編了5770人)。
在內勤裁員的表象之下,是整個行業都在“縮編降本”的事實。保險代理人方面,過去5年縮減600萬左右;線下網點方面,2020年至今約有超1萬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被裁撤。外勤和內勤本身就是“唇寒齒亡”的關系,現在外勤隊伍下滑,顯得內勤人員過多,非核心崗位、大齡員工、非骨干員工成為主要裁員對象。
代理人缺乏客戶資源,業務將無從談起,若內勤缺乏代理人支撐,又將何去何從呢?
隨著行業“降本增效”成為主旋律,保險內勤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跟著水漲船高。有保險行業內勤人員向《險企高參》表示:“現在對內勤的要求越來越全能,啥活兒都得干,辦公軟件得熟練,設計圖得會做,還得督導團隊、策劃活動、組織會議、上臺主持、做視頻、搞新媒體運營、還要隨時出去見客戶,談業務……”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短期內行業狀況將保持相對穩定,未來發展趨勢將繼續優化。業內人士對裁員的持續時間看法不一。樂觀者認為裁員可能在1-2年內結束,但悲觀者認為可能需要3-5年甚至更久。這主要取決于經濟復蘇的進程、代理人數量是否能穩定下來以及監管政策是否調整。從數據來看,如果按照2018-2020年的外勤與內勤覆蓋比例(13.51:1)計算,內勤數量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減少。
但在裁員浪潮中,內勤并非毫無退路。比如,某壽險機構內勤到達一定年齡,會保存內勤崗位收入,同時去做外勤,使內勤轉身為外勤,保司一線內勤距離客戶很近,接觸機會也多,上手較為容易。
標簽: 修羅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