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中立 基金營銷變局在即
公募營銷變局在即。一邊是主動型權益類基金的營銷困局,一邊是指數大時代下的全新機會,在壓力與機遇的雙重推動下,圍繞客戶需求,基金開始重塑營銷業態。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過去提煉產品賣點的傳統營銷方式,未來基金公司需要以“為客戶提供投資解決方案”為目的,更多地進行持續性陪伴
◎記者 朱妍
基金公司開始借道播客占領服務基民的聽覺陣地。
據統計,目前有10家基金公司的小宇宙播客節目訂閱人數過百,最火的節目粉絲量達3.4萬人。除了播客,近年來基金的營銷渠道五花八門,還有條漫、直播、短視頻、短劇、微綜藝等。不斷布局新賽道的背后,是信任缺失下基金銷售面臨的困境。
公募營銷變局在即。一邊是主動型權益類基金的營銷困局,一邊是指數大時代下的全新機會,在壓力與機遇的雙重推動下,圍繞客戶需求,基金開始重塑營銷業態。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過去提煉產品賣點的傳統營銷方式,未來基金公司需要以“為客戶提供投資解決方案”為目的,更多地進行持續性陪伴。
播客成為新發力點
近些年,在直播、短視頻、短劇等一眾視頻賽道之外,忽然殺出了一匹黑馬——播客,并闖進了基金行業。
2024年,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試水播客。小宇宙《姜就一下》節目主播姜旭表示,在“小宇宙App”成立前,大家對長音頻沒有太深的概念,內容也沒有太大吸引力。但是,這個App定義了一個新的內容賽道,大家發現原來財經還可以這樣講——兩三個人坐下來輕松地聊聊天,把一些熱點問題更為接地氣地聊明白。
目前,有部分基金公司的小宇宙播客節目訂閱人數破萬。比如華夏基金《大方談錢》有3.4萬人訂閱,天弘基金的《人間錢話》以及中歐基金的《中歐基金》訂閱人數均達到1.7萬。
多位基金公司的播客主播告訴記者,做播客后,和聽眾的關系在不斷拉近。
華夏基金《大方談錢》節目主播表示,相對于短視頻,《大方談錢》節目時長大約為60分鐘至80分鐘,一般而言,一個小時的節目能被收聽半小時。這意味著用戶對內容的了解會更深入,也能加大用戶對基金公司的認可度。
中歐基金相關人士認為,從收聽場景來看,播客能滲透到聽眾的日常生活場景,包括坐地鐵、開車、洗漱、健身、做家務等。由于聽播客“解放”了眼睛,因此能占據人們更多的時間和場景。
“投資從來不是拍腦袋就能做好的事,播客在深度內容的傳遞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中歐基金選擇播客作為一個重要的營銷渠道,希望探索打造一種為用戶提供長期陪伴和深度服務的新形式。”該人士說。
新賽道背后的營銷困境
這些年,基金營銷形式多點開花,除了播客,還有條漫、直播、短視頻、短劇、微綜藝等。不斷布局新賽道的背后,是信任缺失下基金營銷面臨的困境。
沒有信任,何以談銷售。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偏股基金指數分別下跌21.8%、14.6%。盡管2024年該指數小幅上漲4%,但天天基金網的一項投票結果顯示,去年仍有近三成投資者投資基金出現虧損,四成投資者的收益不超過10%。
“2021年把我套牢的那些所謂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至今都沒有回本。當年,基金公司在行情高點時大張旗鼓地賣產品,后續這些基金業績卻長期低迷不振,新基金難賣是可以理解的。”一位年輕基民說。
貓頭鷹基金研究院聯席總經理姜山認為,公募基金這幾年最典型的營銷問題就是以規模為先。幾乎所有一線營銷的考核,關注的重點都是如何賣出更多的產品,獲得更多的收入。所以經常會在不適當的時候賣不適當的產品,導致大量客戶在高位被套。
當下五花八門的基金營銷渠道,能否幫助基金公司提升投資者的信任感?以短劇為例,東方紅資產管理此前推出的短劇《當我在霸總世界當投資助理》,雖然短期獲得了較大的關注,卻遭到一些投資者的質疑,認為基金公司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業績與服務上。業內人士認為,試水營銷新賽道是基金公司積極探索用戶陪伴與提升信任的方式,但如何取得好的效果仍需進一步探索。
有資深基金行業人士認為,對于基金行業而言,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才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基金營銷方式只是手段。過度追求規模效應,忽視風險提醒,容易在基金銷售時出現投資者適當性問題。只有根據投資人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為其提供對應的資產配置方案或產品,并通過提升基金業績去實現既定目標,才能獲取投資人的真正認同。
因客戶而變 重塑銷售業態
事實上,基金營銷大變局已至。
回首公募基金20多年發展歷程,基金營銷主要經歷了幾個階段。2013年前,基金營銷主要是線下銷售;2013年后,隨著信息傳遞效率的提升及余額寶的橫空出世,基金線上營銷漸次鋪開;2019年至2021年,基金銷售借助明星基金經理的光環“攻城略地”,基金規模迅速擴大;2021年之后,“明星基金經理”走下神壇,主動型權益類基金獲取阿爾法的能力被質疑,基金銷售難度越來越大;2024年,被動投資興起,ETF成為權益類基金營銷的主角。
一邊是主動型權益類基金面臨營銷困難,一邊是指數化投資浪潮帶來全新機會,在壓力與機遇的雙重推動下,圍繞“因客戶而變”,基金營銷業態正在重塑。
華夏基金相關人士表示,相較于過去提煉產品賣點的傳統營銷方式,近年來公司更多地以“為客戶提供投資解決方案”為目的進行持續性陪伴。該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基本理念,專注于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面對ETF投資熱潮,圍繞部分客戶在投資中的痛點,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提供指數投資相關的工具和配置等服務。比如富國基金推出的“E起富”微信小程序,包含熱點追蹤器、ETF機會、風險警示燈、熱點選基、最新觀點、估值臺階、ETF百科等工具。
姜山也提醒,指數基金并不是能夠“閉眼”賺錢的品種。“無論是主動產品還是被動產品,客戶都會在市場下跌時承受虧損。所以,基金營銷最重要的還是從客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資產管理行業本質上是服務業,服務理念的轉變已迫在眉睫。除產品供應本身外,機構應更加關注客戶的服務需求。行業須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真正秉持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的初心。”基煜基金董事長王翔說。
標簽: 中立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