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個月大漲近25%!這一品種火了,后市咋走?
在快速沖高后,近期有色商品價格整體呈現高位回落走勢。不過金屬鉛在供應趨緊影響下,強勢延續。
7月5日早間,國內期貨市場商品價格多數走弱,有色金屬中,滬鉛主力合約2408延續強勢格局。截至下午收盤,報漲0.77%,達19660元/噸。而此前在7月2日,該主力合約一度達到19820元/噸的近年高點,逼近2萬元關口。
今年3月份以來,鉛價維持強勢震蕩上行。對比3月初不足16000元/噸的價格低點,近3個月來滬鉛主力合約已錄得近25%的漲幅。
“現貨市場方面,7月2日鉛價最高運行至19820元/噸,刷新前高并創下近6年新高。同時,截至7月4日,卓創資訊現貨1#電解鉛均價19350元/噸,較上周四漲350元/噸,較去年同期漲4075元/噸,漲幅26.68%。”卓創資訊分析師袁旗分析近月來鉛市強勢表現原因時稱,成本支撐疊加供應偏緊是推動鉛價上行的主因。近一周來廢電瓶延續供應偏緊格局,回收商看漲情緒仍存,部分回收商看漲壓貨不出,另外山東等地區因雨季影響回收量,本周煉廠到貨依舊不佳,煉廠漲價尋貨推動廢電瓶價格重心不斷上移,成本端始終支撐鉛價。
此外電解鉛市場方面,再生鉛供應無改善,散單貨源流動性仍一般,疊加成本端價格高企,持貨商低價惜售情緒未散。安徽地區多數煉廠處于停產檢修狀態,多數時段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雖然近日國內多頭情緒降溫,部分資金力量離場,導致鉛價有所回落。但由于受到成本與供應端的支撐,鉛價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跌幅不深。
上海鋼聯分析師謝芳也表示,除宏觀情緒及其他金屬提振外,再生鉛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廢電瓶供應不足導致再生鉛企業減停產現象頻發,且減產時間貫穿4月至6月份,加之二季度原生鉛企業集中檢修,市場整體供應下滑。現貨市場供應偏緊,鉛錠社會庫存低位,大型鉛蓄電池企業維持較高開工率,都成為推動鉛價上漲的因素。
據Mysteel統計,截至6月27日國內五地鉛錠社會庫存為6.58萬噸,較2023年12月28日減少0.73萬噸,降幅9.99%。受鉛原料緊張局面影響,原生冶煉廠集中檢修,現貨市場散單緊張助力鉛價走強,下游就近接倉單維持剛需生產,鉛錠社會庫存減少,隨著鉛價上漲行情的持續,鉛錠社會庫存二季度維持低位。
同時,2024年上半年廢電瓶價格緊跟鉛價,4月之后鉛價快速上漲,廢電瓶價格亦快速跟漲。截至6月28日,廢電動最高價報至11625元/噸,創6年來新高,上半年廢電動含稅均價為10183元/噸,較2023年上半年均價上漲1163元/噸,漲幅達12.89%。廢電瓶價格上漲一方面源自鉛價帶動,另一方面原因是市場供需矛盾,廢電瓶產廢量減少加劇市場供不應求局面。
受鉛價持續沖高影響,鉛酸電池企業成本較高,生產已出現虧損局面。
“鉛及其合金是鉛蓄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占其生產成本的70%以上。5月至6月鉛價大幅度上漲,鉛酸電池企業成本不斷攀升,中小型電池廠虧損加劇,不斷上調新電池銷售價,出口電池前期下單,基本處于虧損狀態。”謝芳表示,4月國內電動自行車鉛蓄電池市場逐漸步入淡季,終端消費需求逐漸轉向弱勢,鉛蓄電池企業開工率總體平穩但下降趨勢明顯。而到了5月至6月,國內電動自行車鉛酸蓄電池市場正值傳統消費淡季,汽車啟動電池市場消費同樣疲軟,鉛酸蓄電池企業成品庫存不斷積壓,開工率持續呈下降趨勢,部分大型鉛酸電池企業維持高開工率,競爭終端市場。
對于鉛價格后市,袁旗認為,供應端來看,當前江西有煉廠因換證原因停產,江蘇地區有煉廠設備檢修停產一周左右,下周安徽地區有煉廠計劃停產檢修,國內鉛錠產量有下降的可能,目前進口窗口打開,但進口的鉛錠多是高鉍粗鉛,對國內精鉛總供應量影響有限。
而從需求端來看,目前下游需求依舊較為平淡,下游按需接貨為主,短期改善有限。從成本端來看,目前廢電池供應偏緊格局延續,成本端難降,始終對鉛價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因此在供應與成本支撐下,鉛價或繼續偏強運行,現貨1#鉛價暫時關注19200元/噸至19600元/噸,均價19400元/噸。
展望2024年下半年,謝芳認為,7月至9月份隨著終端電池消費逐步好轉,廢電池產廢量增加,再生鉛產量增量將明顯多于二季度,加之進口鉛到港增加,屆時鉛價可能存在沖高大幅回落的可能。進入四季度,新電池消費走淡,廢電池供應減少,再生鉛產量又將面臨虧損局面,鉛價或處于震蕩局面。整體來看,下半年滬鉛主力或處于17000元/噸至21000元/噸運行。
標簽: 后市
相關文章
-
A股維持慢牛格局,看多后市行情詳細閱讀
周三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刷新歷史紀錄,英偉達收漲1.8%,總市值短暫破4萬億美元成全球首家。美國自2025年8月1日起將對巴西等八國...
2025-07-10 68 后市
- 詳細閱讀
-
上市酒企業績分化明顯,后市如何演繹?詳細閱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4年是白酒深度調整的一年,價格倒掛、庫存承壓、增速放緩成為多數...
2025-01-21 55 后市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