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制造業限制“清零” 中國高水平開放持續彰顯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后,市場準入體系建立不斷提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商務部發布了第23號令——《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以下簡稱《負面清單》)。與2021年版相比,《負面清單》刪除了制造業領域僅剩的2條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實現了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作為最后“清零”行業之一的中藥生產,《負面清單》將在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對中藥行業來說,屆時或將面臨新一輪競爭。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吳朝暉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負面清單》清零后會引入新的競爭,但是外資的進入也能夠帶來新的資金和技術,這會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新的競爭格局
市場普遍認為,《負面清單》的發布,展示了我國堅定不移推動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決心和推動全球開放合作的擔當。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布,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此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2017年至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續五年修訂了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目前兩個清單的限制措施已分別由93條、122條縮減至31條、27條。
此外,政策還在制造業、采礦業、農業、金融業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其中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造業領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實現“清零”。
記者對比發現,《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重點刪除了“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2個條目,這表明,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產品的生產兩個領域的“清零”,其或將面對更多的外資競爭,甚至會發生格局變化。
“取消外資準入限制也是國家自信的一種體現,行業準入限制在很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保護作用;隨著行業準入限制的取消,新的競爭也會引入,這種競爭對行業來說有利有弊。”吳朝暉說。
對于未來的競爭格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則保持樂觀態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表示,新形勢下,國家出臺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這將有利于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國內市場良性競爭,也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最終促進國際合作、互利共贏。
記者了解到,制造業是我國開放最早的領域,也是市場競爭最充分、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最緊密的領域。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彰顯了我國擴大國際合作的積極意愿和支持經濟全球化的鮮明態度。
據悉,在制定政策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曾廣泛聽取了地方政府、跨國公司、協會等機構的意見和建議,并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深入研究論證了具體開放措施。
開放與監管并行
本次《負面清單》修訂后,我國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意味著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了新進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季劍軍認為,《負面清單》標志著我國制造業對外開放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當前,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對制造業實施外資準入限制,甚至部分發達經濟體仍然對制造業實施一定的外資準入限制。
在季劍軍看來,《負面清單》將限制措施條目由31條壓減至29條,取消了制造業最后2條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標志著我國制造業的開放水平不但在發展中國家中明顯領先,甚至高于部分發達經濟體。
不僅如此,外資企業在與中國政府和企業合作過程中,同樣感受到中國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勁升邏輯東北亞、中亞與東南亞區域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黃志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勁升邏輯近年來與中國多地地方政府和國企開展了合作。“未來雙方可以在更多領域進行項目探索,比如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海外倉布局、物流體系優化等,這有利于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制度層面,近年來,我國法律法規逐步健全,市場監管機制不斷完善,這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記者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已經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嚴格按照《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要求,切實做好負面清單落實工作,確保新開放措施及時落地。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人士表示,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管理,給予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
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在加強行業監管。
吳朝暉提醒:“我們也需防范外資進入對產業可能產生的損害和對國家安全可能產生的影響,確保外資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競爭是一把雙刃劍,在激勵企業為生存而努力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挑戰。”
對于這樣的擔憂,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表示,對于新開放領域,我國已建立較為規范成熟的行業監管制度,未來將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實施管理,開放不是“一放了之、只放不管”。
上述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士說:“外商來華投資新開放領域項目,需與內資同樣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行業準則等。我們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擴大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季劍軍認為,《負面清單》有助于塑造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格局。“實踐表明,跨境投資是行之有效的互利共贏合作模式。我國出臺《負面清單》,彰顯了我國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與各國企業共同分享我國開放的大市場和發展機遇的決心,既是我國積極主動應對投資保護主義的務實之舉,也將為國際合作塑造良好示范。”
標簽: 外商投資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