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具身智能將成為人工智能走進真實物理世界的關鍵路口
專題: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AI大模型賦能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新范式交流活動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幕,“AI 大模型賦能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新范式交流活動”作為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專題活動于8月8日同期召開。中國電子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工信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AI大模型賦能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新范式交流活動”現場。在此,我謹代表中國電子學會,向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
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與機器人、具身智能加速融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培育壯大新型產業、未來產業,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正式將具身智能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部署。具身智能是擁有物理身軀的人工智能系統,通過物理實體與物理世界的交互,以實現智能提升和自主行為。
具身智能將成為人工智能走進真實物理世界的關鍵路口,被視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徑,在生產、生活、軍事等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的核心利益。盡管大模型在具身智能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前其應用仍面臨諸多的技術挑戰,例如模型通用的知識尚不能有效的轉化為實操作能力。模型與人類價值觀有待對齊。模型的跨域泛化能力不足等等諸多的難題有待于我們共同來攻克,共同來解決。
對此,我有以下幾點思考與大家分享。
一,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凝聚全球智慧力量。積極推動在智能控制、先進感知、柔性制造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國際深度合作,通過技術共享、聯合研發,全力攻克技術難題,持續提升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與環境適應能力。
二,強化應用創新協作,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加強在制造、醫療、農業、物流等重點應用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挖掘機器人創新應用場景,充分整合各方資源與智慧,滿足全球市場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讓機器人技術在千家萬景,千行百業綻放光彩。
三,構建開放產業生態,促進協同創新發展。攜手產學研用各方力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協作,打造包容、開放、協同的全球機器人產業鏈。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產業環境,為機器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決策部署,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電子學會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領域提前布局,持續耕耘。
一是開展了戰略研究和政策支撐工作。參與起草制定《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及相關文件的解讀。
二是成立中國人形機器人百人會,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研發、應用推廣和標準體系建設。引導科技界和產業界深度對接。
未來學會還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推動政策完善、技術攻關、標準研制、資源對接、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工作,為培育壯大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出新的學會的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交流活動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標簽: 張峰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