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入場!再戰3000點保衛戰,次新基金開始“試水”
A股震蕩數月有余,在此期間公募基金的新發和增量都是債基擔綱主力,主動權益類產品無論是新發還是布局都頗為謹慎。但近期滬指再度跌破3000點之際,不少公募基金已開始大膽入場,7月份內成立的個別主動權益類次新基金已有明顯的凈值波動。
但拉長時間來看,部分次新基金當前仍處于觀望狀態,如6月份的下挫行情里成立的基金多數凈值幾無波動。有投研人士認為,震蕩行情中的主動管理,既體現在主動選股方面,更體現在擇時方面。擇時的確很難,但想在A股市場獲得良好的收益體驗,擇時又是必須的,哪怕做不到精準,至少也要感知市場的溫度,做到“模糊的正確”。
已有次新基金開始“試水”
截至7月12日,7月份共成立有6只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在這些基金中已有產品凈值出現了波動,天弘金融優選、華夏紅利量化選股等產品凈值互有漲跌。
舉例而言,7月11日即上周四,A股迎來久違的大漲,其中滬指漲1.06%,深成指漲1.99%,據盤后數據,長城周期優選單日凈值上漲了1.45%。而就在兩天前的周二,該基金凈值也上漲了0.69%,且在次日該基金又下跌2.21%,大開大合間不難推測基金經理或已將倉位買至一定高度。按照慣例,基金成立后的半年內均是建倉期,而新基金打開申購贖回往往被認為是建倉結束的標志。該基金成立于7月3日,并在7月5日即公告開放申贖,迅速將倉位打滿對于一只1000萬元規模的公募基金來說并非難事。
在招募說明書中,該產品基金經理表示:“本基金將主動判斷市場時機,進行積極的資產配置。”策略方面則是“中期維度做板塊配置,以合理甚至偏低的價格投資景氣改善的優質企業。”
雖然偶有新基金已經與大盤行情實現了共振,但總的來說在震蕩行情里基金經理出手仍較為謹慎。尤其是上個月滬指跌近4%,深指跌超5%,在此期間成立的多只次新基金產品仍在觀望。如成立于6月12日的大成卓遠視野成立以來凈值僅減少了0.09%,且從凈值曲線看幾無波動;建信研究精選、匯添富均衡回報等基金凈值波動均小于0.1%,僅有華夏軟件龍頭、銀華富興央企6個月封閉等產品波動幅度大于1%。
次新基金年內分化嚴重
除了6月份、7月份以外,拉長時間看部分次新基金隨著板塊行情的走勢迥異而面臨分化。數據統計,因多誕生于行情低位,年內成立的次新基金平均跌幅為0.88%,這一成績在大盤波動的背景下實屬不易。
漲幅榜中,中泰ESG主題6個月持有、萬家趨勢領先、景順長城卓越成長、平安港股通紅利精選等漲幅超過10%,這些基金均成立于1月中下旬及2月上旬,在階段性低點快速建倉后抓住了市場反彈機會。
漲幅居首的中泰ESG主題6個月持有截至一季度末重倉股分別為華魯恒升、寧德時代、招商銀行、太陽紙業、貴州茅臺等與“紅利”概念相關股,而萬家趨勢領先憑借著有色板塊、石油板塊以及航運板塊等重倉股提振了凈值走勢。此外,部分業績收正的次新股還重倉TMT為代表的數字產業,享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推動下的行情。
華北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對于新公募基金來說,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基金經理可以擇機入場,通過倉位來控制回撤。與此同時,基金經理還可以分批建倉,攤低買入成本,投資布局的安全邊際更高。而老基金都有倉位限制,比如股票類資產不得低于既定的比例,因此老基金所持個股的成本可能并不低。相對來說,震蕩市下新基金更容易跑出凈值優勢。
但跌幅居前的次新基金也各有因素。萬家醫藥量化選股、東財景氣驅動等基金雖然也成立于1月份的低點,但迄今的跌幅均超過了10%。以前者為例,該基金成立時凈值僅為500萬元,倉位能夠迅速打滿但隨即跟著大盤遭遇重挫,彼時的行情中,醫藥是首當其沖的下挫板塊,該基金僅2月5日就下跌了7.15%;東財景氣驅動這只基金也成立在重挫的交易日里,但從凈值表現來看該基金并沒有逢低布局,而是在行情企穩并到大幅升溫后開始入場,因此年內跌幅達到了18%。
華南某大型公募的一名投研人士認為,對于基金經理而言,震蕩行情中的主動管理,既體現在主動選股方面,更體現在擇時方面。擇時的確很難,但想在A股市場獲得良好的收益體驗,擇時又是必須的,哪怕做不到精準,至少也要感知市場的溫度,做到“模糊的正確”。
標簽: 保衛戰
相關文章
-
美元強得可怕!這些國家打響了匯率保衛戰詳細閱讀
來源:金十 從巴西到韓國,新興市場的央行正在形成一道防線,因為美元上漲將這些國家的貨幣推到了多年來的低點: 印尼:印尼盾兌美元跌至4個月低位,...
2024-12-20 48 保衛戰
發表評論